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武隆绿意盎然的迷宫--万峰林海
武隆绿意盎然的迷宫--万峰林海
作者:杨友仁 文章来源:武隆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3 9:58:53

万峰林海

万峰林海

  “绿色肺叶” 美称名闻遐迩

  在武隆县城东北部一个叫“万峰坪”的群山中,有一块镶嵌在千岭百壑间的苍翠之地,面积约30000余亩。这片位于火炉镇万峰、宝峰、岩峰等3个行政村的“万峰林海”,被人们誉为乌江北岸的“绿色肺叶”,其美称在很早以前就名闻于渝东南大地。

  自古以来,武隆民间流传一首“山青水盈万峰坪,有柴无水万家营”的民谣,就把“万峰坪”与乌江南岸白马山东麓贫脊缺水的“万家营”作了比较,以此称赞万峰坪上苍山青翠、万泉流淌的美景。

  “山青水盈”的万峰坪真是名不虚传,此坪分“上坪”和“下坪”,海拔在780米至850米之间,布满200多道山梁和100多条沟壑,共有290多个山湾。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日照充足,适宜松树、青杉、白杨、秋枫、青杠、酸梅、楠木等乔木和灌丛、竹林的生长。有史以来,山山岭岭、沟沟壑壑都被绿树翠竹掩隐,坡岗谷地有数百口清泉喷涌。一年四季,林子里、竹丛中、山湾处泉水淙淙、绿水盈盈。农舍隐在林海中,田地罩在绿荫下。外地游人初到万峰坪,若无向导带路,百分之百会走进林海的“迷宫”,一天半日闯不出山相同、水相似的“迷魂阵”来。

  风光旖旎美艳无比

  如果说多情的大自然赋予了万峰坪绚丽的外表,那么,美艳的风光特色就是万峰坪清奇的骨骼。

  在林海中,峻岭、画峰、怪石、奇松、异葩、飞瀑、旷野、幽谷、云海、雾凇、林涛、清风、峭崖、绝壁、古道、石阶……几乎囊括了大自然所有的经典杰作。

  茫茫的林海内山高谷深,层峦叠嶂,群峰耸立,溪水长流,空气清新,绿色葱葱,生态环境十分优良。一片片松林、杉林、枫林、杏林、竹林、腊梅、杜鹃,给秀丽的山水披上五彩的盛装。浩瀚的次生阔叶林,统领着绵延起伏的山峦、绿水淙淙的山涧、群峰竞秀的峡谷和一块块肥田沃地,深藏其间的、极富传奇色彩的人文历史典故,更为万峰坪赢得了“绿色肺叶”、“清凉世界”、“林海迷宫”的美誉。

  从县城沿武(隆)桐(梓)公路出发,不到40分钟就到达万峰山的“上坪”,站在崖峰山或“干田堡”上向远处微微倾斜的山地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磅礴大气的林海。林海上波涛汹涌,那突兀的山脊就是翻卷的波峰,那低凹的谷地就是荡漾的浪谷。要是遇到大雨初霁的日子,整个万峰坪就是一幅稀世的绝景,几万亩的林海全被罩在蒸腾飞卷的云雾中。林海隐身,云海茫茫,只有位置较高的山头峻岭露在云海之上,活脱脱一幅海市蜃楼、仙峰妙阁的形象,给人以无比的惊叹和极至的美感,令人恍若置身在神话中的仙境里。

  旅游资源丰富 抓住良机开发

  如果从万峰坪的南沿官桥河登山,一路要途经横卧的百年风雨木廊桥、景色旖旎的“黄金峡”、“如意谷”,方能登上“岩峰岭”。进入林海后,处处有带着悠远传说的、让人怦然心动的许多景点,诸如“牛卡石”、“神垒子”、“羊角岩”、“野鸡坡”、“黄泥池”、“五根树”、“庙垭口”、“文昌阁”、“砚台石”、“鸡鸣桥”、“银漏斗”等等,这些景点各有各的丰姿、各有各的文化内涵,各有各的传说故事,雄浑与柔美相连,仪态与浪漫并存,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悠长,久久流连忘返。

  近年,在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中,火炉镇党委政府已把魅力无穷的万峰坪作为一块宝地来开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筹,全面进行了规划,高扬“万峰林海”的名片,着力将万峰坪建设开发成为山青水秀、岭美林媚、村庄靓丽、道路四通八达的旅游景点,同时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制作了外宣文本,鼓励林区农民发挥当地的地理自然优势,大力兴建“农家乐”、“林家乐”,欢迎八方游客到万峰林海作绿色游、翠林游、休闲游、健身游、养生游、寻趣游,饱览千山万壑的无穷魅力,倾听林海不息的涛声,目睹“云海”的奇妙仙境,接受绿意盎然的革心洗礼,尽享夏日的舒心凉意,研读众多景点文蔚古韵,感受人文万峰的好客热情,品尝“农家乐”、“林家乐”里特色的美味佳肴,把万峰林海永远珍藏在心底。

  》》》链接资料

  一、神奇的“砚台石”

  在保峰村庙垭口村民小组,于一处崖顶之上顶着一块奇异而硕大的巨石,从远处望去,此石形似古时书生所用的砚台,乡人称其为“砚台石”。

  这块“砚台石”呈四四方方之形,石质为当地罕见的石灰石,长约2.2米,宽有2米,高达1.1米,重量在5吨以上。有一首古诗赞道:“果老天仙书奏章,一方端砚摆尖岗。风吹大地青松暗,雨润山川墨味香。”

  传说早年间,庙垭口山下一户姓刘的贫苦人家生了一个儿子,从小聪明伶俐,看到别的小伙伴都到私塾读书去了,心里非常羡慕。但他很懂事,晓得家穷供不起自己读书,便和小伙伴套起亲热来,替他们看牛羊,帮他们割草,目的是让他们把所学的经书拿来教他,也使自已学到一些东西。

  刘家小子十分刻苦好学,一本《三字经》用不了多久就背得滚瓜烂熟,《曾广贤文》也用心牢记。他一边背诵,一边抄写,没钱买字帖,他就偷偷地把记下的字,用树枝竹棍在沙地上写,写一遍后用手抹平泥沙,再写第二遍。回到家里,他又用筷子沾着水在桌子上、板凳上练习写。日积月累,他把所学的书本上的字都能背着写得出来。

  有一天,刘家小子在坡上放牛,又坐在路边用树枝练字,被路过的一个白胡子老汉看见了,他上前问小娃娃为何不去私塾读书,却在坡上专心练字。刘家小子十分有礼貌,便把家穷无钱上学,只有想法学点书文的事讲了。白胡子老汉听后,连连夸奖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还说他会进学堂读书的,长大一定有作为。

  当天晚上,刘家小子的父亲做了一个梦:一个白发飘髯的仙人来到家中告诉他,他娃二是个有出息之人,要送去读书明理,老人知道他们家里穷,送他三十两银子,第二天早晨在屋后檐沟水井边去拿,说完变成一股白烟不见了。

  第二天一早,刘家小子的父亲果然在水井边得到了三十两银子,一家大小跪到院坝,烧钱化纸感谢神仙。然后就送孩子进了学堂。刘家小子也争气,先后考起秀才和举人。

  神仙在天上晓得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又送一方“砚台”,永远搁在村子的中心位置上,告示人们要向刘家小子一样刻苦学习,知书达理。从那以后,万峰坪上的人家都兴起好学之风。千百年来,真从万峰坪上走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政要,他们都为家乡争了光添了彩。

  二、有关“五根树”的传说

  在保峰村的塘湾处,濒临一泓碧波荡漾的池塘边,生长一棵千年的古枫树,因由一个树根生出五根枝杈,犹如一掌五指傲然迎天矗立,被民间称为“五根树”、“五指树”。

  从树龄推估计算,这棵古枫树至少有六百多年历史,它的根基壮硕,粗壮的虬根扎向一亩方圆的池塘和平地。从根部分出的五根枝杈,分别长成参天的大树,每棵高达三十余米,最大一棵树的胸径有一米三左右,相围需要用三人合抱才行。五棵树的树干枝杈十分茂盛,绿荫蔽日,整个寇幅覆盖地面近一亩多地。

  “五根树”是人们以外形对其的称谓,据老人们讲,此树还有一个名叫“兄弟树”的美丽传说。据传,早年间,这里的池塘边住着一户姓刘的人家,老人生下五个儿子,一个个性情暴戾。五兄弟长大成人分家立户后,私欲膨胀,相互勾心斗角,你看不得我鸡鸭养得多,庄稼长得好,一年不愁吃穿;我看不得你夫妻恩爱、儿女乖巧、家庭和睦。同是一父一母的亲兄弟,总把对方当作仇人一样看待。结果是无端惹事生非,三天吵次架,半月动次武,常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四邻不安,打起架来整得头破血流。可怜两个老人,儿孙满堂还无人供养,气得跳塘自尽。老人死去不久,五兄弟不是遭天灾就是受人祸,几年时间内,有的上山砍柴摔下悬崖,有的害上瘟疫一命呜乎,各自的家道很快毁灭。后来在此地的池塘边生出一棵枫香树,还是幼树时就从根部处分别发了五根枝杈,多年后都长成了参天大树,乡人觉得很奇怪,一个老学究联想到早年刘氏兄弟的情况,断然推定此树是奉天意长成,喻示乡风要纯正,古规须传承,每家每户的兄弟姊妹要团结和睦,立孝敬老,于是称呼其为“兄弟树”。乡人们都说学究言之有理,主动注重家庭父子与兄弟之间的关系,一户户把家道搞得红火兴旺。

  “五根树”下是乡人通行的乡间大道,整日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又有树冠掩覆,冬可遮风夏能蔽日,成为乡人歇息纳凉的幺店子。赶场的、走亲的、运货的都喜欢在此停留,或坐下来歇歇气解解乏,或去池塘边泉井里喝口水解解渴,或浏览欣赏此处的美景秀色,或谈说古树来历的民间传说,然后又摆摆家常吹些空龙门阵,等精力重新恢复后,人们才在欢声笑语中道别,分别踏上自已的行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