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古今历史 >> 战争专栏 >> 正文
寻找回来的红色记忆——遵义会议会址确认记
作者:资料库 文章来源:自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9 23:34:11
新华网遵义1月16日电题:寻找回来的红色记忆——遵义会议会址确认记

  新华社记者周之江

  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子尹路96号,一幢坐北朝南的两层灰砖小楼,这是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建筑之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黔北小城遵义的这座小楼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适逢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的纪念日,记者采访贵州一些党史专家,他们披露了当初寻找、确认遵义会议会址的种种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整整4年时间,会址被“张冠李戴”

  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原馆长、党史专家费侃如说,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秘密举行的,党和红军领导人的行踪,不可能大事声张。因此,建国后为寻找和认定会址,用了4年时间。

  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遵义地委、行署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委员会筹委会,决定筹建遵义会议纪念馆,于是组织人员着手寻找和确认会址。

  当时,一些群众回忆说,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堂可能是开会的会址。经筹委会初步认定,1951年,“遵义会议纪念堂”的牌子被挂了上去。

  这个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的天主教堂,是不是我们要寻找的会址呢?

  1954年1月,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机构致函中共遵义市委称:“在某个文件上查出,1935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在遵义旧城一个军阀柏辉章(当时为师长)的公馆内召开的。”

  难道,遵义会议会址真的被“张冠李戴”了?

  有关人员很快了解到,当年遵义是出产军阀的地方,光师长就有十几个,但姓柏的只有一家。据资料记载,柏家老二柏辉章早年毕业于武昌讲武堂,从排长做起,最后当上了黔军王家烈部的师长。有关部门赶紧将柏公馆的照片、地图等报送中国革命博物馆,请其进一步加以鉴定。

  费侃如说,为了能够确认,大家最企盼的是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能来会址参观,以便了解落实会议的有关情况。

  资料寄出后几个月,1954年10月,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电告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军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

  这一线索再次印证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说法。

  杨尚昆记得,19年前,他作为红三军团政委参加了遵义会议,会议召开处是一栋挺气派的楼房。

  次年10月,会址经初步维修筹展,开始对内部开放。直至1957年7月1日,才正式定名遵义会议会址对外开放。

邓小平:“我就坐在那里。”

  1958年11月3日,遵义会议会址迎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在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办主任杨尚昆等的陪同下,到贵州视察,并专程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

  据当时随行采访的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肖明事后发表的报道记述,一走进纪念馆大门,看见这幢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小楼,走进这座阔别了20多年的楼房,杨尚昆立刻兴奋地叫起来:“就是这里,这个地点找对了。”

  邓小平一行仔细地察看楼下的每一间屋子。随后,他们踏上窄窄的楼梯登上二楼。当走过东过道小客厅时,邓小平双目炯炯,环视着厅内的长桌、椅子、挂钟、壁柜和彩色玻璃窗,肯定地对陪同的同志说:“会议就是在这里开的。”并指着里侧的角落说:“我就坐在那里。”

  从纪念馆出来,邓小平一行又来到遵义天主堂。他们发现,这个曾被“张冠李戴”的会址,实际上是红军总政治部驻地。

  如今,遵义会议会址门楼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六个金色大字:遵义会议会址。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给记者讲述了一段主席题字的故事:

  1964年,遵义会议会址进行大维修时,有关领导提出,如能有毛主席的题额,那就更完美了。当即责成贵州省委办公厅写报告向中央请示。毛泽东得到杨尚昆转呈的报告后,于当年11月欣然挥毫题字。

  毛主席的题字写在两张长34厘米,宽24厘米的宣纸上,分三行从右到左竖写。原物现存中央档案馆。

  费侃如说:“在所有的革命旧址中,毛主席只为遵义会议会址一家亲笔题写址名。”

  “革命圣地”激发“红色寻根”热

  遵义会议纪念馆自正式修复开放以来,已成为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40余年来,纪念馆天天开门,全天开放,还对现役军人、残疾人和7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票参观。

  迄今为止,遵义会议纪念馆已接待观众3000多万人次,国家领导人70余位。

  今年1月14日,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日前一天,异地修复的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正式对外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吴德坤介绍说,该旧址在遵义会议期间曾是陈云、刘伯承的住室。

  吴德坤说,近年来,纪念馆的占地面积已由2万多平方米扩展至4万多平方米。过去,只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泽东住处、博古住处和苏维埃国家银行5处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修复开放后,旧址已增加到6处。

  与警备司令部旧址一道与公众见面的,还有新建的遵义会议陈列馆。

  记者看到,新陈列馆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上世纪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史迹和内涵。整个布展面积达2600平方米,展线长650米,分为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5个部分,采用雕塑、绘画、景观、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精心布置有关文献、图片、实物及场景,充分展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站在陈列馆内展现红军艰苦跋涉的青铜塑像前,90岁的老红军、1930年参加革命的王道金老人激动不已。

  老人感慨万千:“我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第一期学员,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渡过湘江,我所在的连队只剩下三十多名战友了。是遵义会议拯救了我们的党,拯救了中国革命。今天,从会址一直参观到展览大厅,抚今追昔,确实感到心潮澎湃呀。”

  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雷光仁介绍说,近年来,遵义迎来了一股红色“寻根”热,遵义会议纪念馆成了许多国内外旅游者到贵州旅游参观的首选之地。纪念馆的年接待观众从10多万人次增至30万人次。

  “到每年夏天的旅游旺季,我们的每天开馆时间甚至要延长到11个小时,才能勉强满足观众的需求。‘红色圣地’的吸引力日益增加,让我们感觉无比骄傲。”雷光仁说。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资料录入:开心轻轻    责任编辑:开心轻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