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古今历史 >> 战争专栏 >> 正文
长征中的英国传教士
作者:资料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7 17:26:09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沙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
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
寻找勃沙特
  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去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时,肖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勃沙特帮助红军长征的往事,并拜托索尔兹伯里帮助寻找勃沙特。
  索尔兹伯里考察完红军长征路后,给肖克将军复了信,表示将尽力寻找勃沙特,并向其转达问候。他还表示,如实在找不到勃沙特,也将尽力找到《神灵之手》这本书。后来,索尔兹伯里真的找到了《神灵之手》一书,并把该书寄给了肖克将军。
  不少研究红军长征史的专家、学者得知此事后,也积极帮助查阅有关史料,并提供寻找线索。正当人们为之四处奔波时,山东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严强,从该馆朽坏了的地板缝中意外发现了侥幸躲过“文革”之灾的《神灵之手》(英文版)一书。
后来,严强和其他人合作,把《神灵之手》翻译成中文,并把译稿送请原红六军团领导人王震(时任国家副主席)、肖克、左齐(时任济南军区副政委)审阅核实。
  《神灵之手》珍贵的史料价值,引起研究中国问题专家的兴趣。直到现在,除了能从部分老红军,以及历史档案资料中搜集到当年红军长征的史料外,还没有从外国人,尤其是亲历红军长征的外国人那里搜集到红军长征的史料。
专家们认为,《神灵之手》的史料价值已超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以及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两本书,它是目前专家学者研究中共党史,尤其是研究红军长征史的独一无二的原始史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各方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在英国把勃沙特先生找到了。最先找到勃沙特的,正是索尔兹伯里先生。
1985年11月,索尔兹伯里携夫人前往勃沙特住所进行拜访,并转达了肖克将军对他的问候。与此同时,中国外交人员通过外交途径也找到了勃沙特。
  肖克将军得知勃沙特先生近况时,非常高兴。1986年5月27日,肖克将军委托中国驻英大使冀朝铸前去拜访勃沙特,并转交了他的一封信件。信的内容是:
  “久违了!从索尔兹伯里先生处知道了你的近况。虽然我们已分别半个世纪,但50年前你帮助我翻译地图事久难忘怀。所以,当索尔兹伯里先生问及此事时,我欣然命笔告之。1984年我在出国访问途中,曾打听你的下落,以期相晤。如今我们都早过古稀,彼此恐难再见。谨祝健康长寿。”
  1987年末,《人民日报》驻英记者对勃沙特进行了专访。记者看到,尽管90岁高龄的勃沙特满头银发,但精力还很旺盛,记忆力好得惊人。在记者要求下,他讲述了与红军一起长征的传奇经历。
勃沙特与长征
  勃沙特(中文名字叫薄复礼),1897年生于瑞士,后随父母移居英国。1922年,英国内地会派他前往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
1934年10月初,时任贵州镇远教堂牧师的勃沙特与妻子罗达自安顺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正好与从江西西征入黔的第二、六军团相遇,无意间闯进了红军长征的行列。
  勃沙特夫妇与红军相遇后,被带进一间屋子里休息。红军送回他们随身携带的所有东西,包括银元也如数奉还。
当晚,勃沙特的妻子睡在一张木板拼起的床上,勃沙特睡的是一把南方式躺椅,而与他们同在一个房间里的红军士兵,则睡在潮湿的地上。
  在红军部队里,勃沙特先后接触了肖克、贺龙、王震等红军首长,而他最先接触、且印象特别难忘的当是肖克军团长。
一天,勃沙特被肖克请去,帮助翻译一张法文贵州地图。勃沙特在肖克的指点下,先把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村镇、河流等中文名称说出来,然后一一将其标记在地图上。到深夜三更,两人才把地图译完。
肖克对勃沙特的友好合作十分满意。据肖克将军后来回忆说,红六军团在转战贵州东部和进军湘西时,勃沙特翻译的法文地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长征途中,勃沙特对红军部队严明的组织纪律,以及不赌博、不抽鸦片的作风,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1936年4月12日,在红二、六军团即将由云南北上川康时,他们释放了勃沙特。军团长肖克亲自向勃沙特宣布了释放令。他对勃沙特说:“你是一个瑞士公民,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没有在中国设租界地,我们决定放你走。”
  勃沙特就要离开红军部队了,肖克和红军保卫部部长吴德峰分别为勃沙特饯行。在肖克那里,请来作陪的有地方名流周素园以及被俘的国民党中将纵队司令张振汉(当时已成为红军学校教员)等。大家不分等级就座,厨师们随意上菜,无拘无束,气氛非常轻松。肖克将军还专门为勃沙特做了一道拿手菜——粉蒸肉。
  红军保卫部部长吴德峰准备的午宴更为丰盛,大家从中午差不多吃到了黄昏。席间,大家对勃沙特今后的去向提出建议。肖克将军甚至说,不反对勃沙特在离开红军后仍留在中国,甚至还可以办一所学校。
宴会结束后,大家一一与勃沙特握手道别。吴德峰部长还专门告诉负责财务的同事,给勃沙特发足路费,并特别关照他如何前往昆明……
  勃沙特随红军长征时间达560天,转战了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5个省,行程达6000英里,成为红军长征途中一名奇特的参加者。
外国人描写长征的第一本书
  勃沙特离开红军之后,不久去了昆明,但他没有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游玩上,而是着手整理自己在红军中的那段亲身经历。
  在他人的协助下,勃沙特整理出一本长达12章、共计288页的英文回忆录。1936年11月,当红二、六军团还在长征途中时,勃沙特的回忆录——《神灵之手》,便由伦敦哈德尔—斯托顿公司出版发行,从而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专著。
  《神灵之手》出版后,颇受关注和欢迎。同年12月,该书在英国脱销,接着又发行第二版和第三版。1937年初,该书被译成法文,由瑞士艾莫尔出版社出版。
1938年,当埃德加·斯诺介绍红军长征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发行时,勃沙特的《神灵之手》早已向世界披露中国工农红军一年多了。
  由于战乱,《神灵之手》的英文打字稿被毁,书也未再版。直到1978年,勃沙特在出版商的一再邀约下,才重写了这段经历,并定名为《指导的手》。英文本面世以后,该书又被译成法文,书名为《导手》,由瑞士教会出版社出版。
  1939年,已返回欧洲的勃沙特作为国际教会组织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再次到贵州省盘县一带传教。
  据盘县教友唐荣涛介绍,勃沙特珍视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中文名字为“薄复礼”,便是取自孔子的名言“克己复礼”。每当勃沙特和教友谈到红军时,态度都极为友好。
  勃沙特除了在当地传教,还为当地民众看病和办学。勃沙特使用的药品,由贵阳内地会购置,他一天要诊治二三十个病人,有时还用草药治病。他身边带有一本英文版的草药书,时常爱不释手地学习。
1945年夏天,驻盘县美军兵站送给他许多药品、器械,使他给当地人看病的条件得到改善。盘县解放初期,勃沙特还曾帮助救治过许多解放军伤病员。
  勃沙特的妻子在当地推广新方法接生,一天要帮助接生3、4个孩子。她还耐心向信徒张福光、方桂仙等人传播接生技术,张福光因此成为盘县颇有名气的助产士,后来还担任了当地接生站的站长。
  1948年至1949年期间,勃沙特在盘县创办了“明恩小学”,学制为1至4年,招收学生50余名,以信徒子女为主,也有不少贫穷人家的孩子。
  1951年,勃沙特与妻子被召回国。当夫妇俩就要离开前后生活了约30年的中国时,他们依依不舍的神情溢于言表。
临行前,勃沙特说:“我是最后一个离开贵州回国的外国人。别的外国传教士都害怕共产党,可我不怕,因为我了解他们。只要共产党像我所见到的红军,就用不着害怕。他们是讲友谊的,是信得过的朋友。”
   《党史博览》李泽民 文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资料录入:开心轻轻    责任编辑:开心轻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