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古今历史 >> 战争专栏 >> 正文
从红军东征与钢铁三晋,浅谈徐帅解放山西
作者:资料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3 16:46:29

红军东征是现代军事史上最为冒险的一次军事行动之一。
红军东征,历时七十五天,付出的代价是比较大的,伤亡是比较惨重的。
我们先看看阵亡的团以上的干部名单:
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毕士悌。1936年2月23日,东征渡河登岸抢占滩头阵地进行的贺家洼战斗中阵亡。
陕北红军独立第三团团长温志恭。1936年春,在晋西烟筒山战斗中牺牲。
红二十八军军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刘志丹。1936年4月14日,三交镇战斗中阵亡。时军政委宋任穷。
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223团团长徐行德。1936年4月12日阵亡于师庄战斗。
红一军团第二师参谋长钟学高。时军团长林彪,军政委聂荣臻。1936年4月阵亡于乡宁苏家萍(与关麟征二十五师作战)。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委林龙发。时军团长林彪,军政委聂荣臻。1936年5月,乡宁战斗中受重伤,后不治身亡。(与关麟征二十五师作战)
红三十军参谋长杨森。时军长阎红彦、政委蔡树藩。1936年5月上旬,为掩护红军总部和一军团回撤河西,在三交镇以南的阻击阵地阵亡。
我们再看看东征时红军部队的伤亡情况:
红二十八军经三交镇战斗后,军队已经由东征出发时的近1500人,减员至700多人,减员一半。
红三十军东征后和对岸的晋西游击师300人左右组成,共1000多人,回到陕北时不到一半。
红十五军团为东征付出了极大代价。75师78师消耗大,也疲劳,先行回撤河西。七十三师做后续掩护部队时,也付出很大代价。看到的一些资料也只是这么说,但该军团的具体伤亡数字,却没有给出。(这可是从鄂豫皖出来的徐向前旧部,即后来扬名海外的39军。)
红一军团以及直属总部的贺晋年之八十一师的伤亡数字,我也未从公开的资料看到过。
虽然我军的两个主力军团与贺晋年八十一师伤亡数字,现在我还找不到资料,但我们从下面的战役战斗中分析,是不难看出一些东西的。
东征刚到山西打的头两仗,即十五军团的蓬门战斗和红一军团的关上战斗是不错的(当然,也不是我们官方所说的蓬门大捷、关上大捷,实际是两个小战斗。)主要表现是伤亡较小,这两个战斗下来只伤亡300多人。特别是后者打掉阎的精锐旅“满天飞”的一个团。然而,既然是阎的精锐,也不会差到哪里。《聂荣臻的回忆录》说,“关上被包围的敌人经过大半夜的战斗被消灭。”但杨得志回忆却说“红一团和十三团打了好长时间也没拿不下来,看来敌人是相当顽强的。我心里有些着急,即和陈庚想办法”这才有傍晚开始继续攻击,经过的大半夜消灭该团事情发生。我个人认为杨得志这时的话是比较客观的。

关上战斗虽是小战斗,但对阎震动是很大的,他对红军的战斗力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随即他采取两条措施,一、调动他的机动部队全力剿红军,二是电请中央军入晋。至此,红军便开始触霉头了,兑九峪战斗是典型代表。3月10日7时,两个军团和总部卫队性质的八十一师,对被包围的阎军发起攻击。担任正面进攻的红一师和右翼十五军团主力迅速击溃阎军第一线部队,但阎军占据有利地形,依托工事、山崖、窑洞顽强抵抗,阎军炮兵向红军阵地猛烈轰击。红军一部突击到敌第二纵队指挥部驻地,与阎军展开白刃格斗,阎纵队司令杨效欧率卫队拼死抵抗,顽强反扑,红军被迫撤出。战至下午一点,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占领西沟井西北高地,曾几次猛冲,因地形不利及及阎军火力猛烈,牺牲六十多名指战员,仍无法进攻,与阎军形成对峙。林、聂红一军团主力全力发起攻击后,迅速突进到兑九峪西北约五公里处的原家庄、黄文村一带。在此受到阎军第三纵队的阻击。双方随即在原家庄展开激战,对每一个山头、窑洞都进行了反复争夺,战斗进展缓慢。
时任八十一师师长的贺晋年回忆:“3月10日清晨,战斗打响了。一开始就异常激烈,枪声、炮声响成一片。仗着山西有兵工厂,阎军对弹药是不吝惜的。特别是阎军为了山地作战专门制作的手雷,装药比一般手榴弹多,声音响,杀伤力强。随着爆炸声,大地在颤动。空气弥漫着呛人的气味。”“兑九峪位于吕梁山南端,地势险要,易守不易攻。这显然是场恶战。” “我军装备差,因此火力较弱,压制不住敌人的炮火。山上又是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掩护,整个部队的行动都暴露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阎军的部队打防御战比较内行,这大概和阎锡山这个土皇帝多年来闭关自守、一直怕别人侵占他的地盘有关。这样坚持到中午时分,阎锡山的飞机也从太原飞来助战。由于我军没有防空武器,因此阎军的飞机放肆的轮番低空轰炸。50磅一枚的炸弹不断落在我军的阵地上,给我军的进攻增添了新的困难。” “我八十一师二四一团是师的主力,平素很能打仗。而这次的对手是阎军六十六师,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这些士兵还配有工兵锹或十字镐,修筑野战工事十分在行,坚固。阎锡山自诩其炮兵是国内无敌的,蒋介石也没有这样强大的炮兵。由于交战双方距离很近,山炮标尺均在千米以下,对我军的威胁很大。”“这真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当年战场附近为我军抬伤员、为阎军埋尸体的村民仍又健在者。谈起那场难忘的战斗,他们只是说:‘打的太厉害了,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死人。一连干了几天才把尸体埋完。’” 我们再看看,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委的肖华,对这次战斗中的回忆:“3月10日清晨7点钟,我军发起了攻击。开始打的比较顺利,但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后,却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敌人利用山边的窑洞固守,集中炮火向我军轰击,炮火之猛烈是第五次反‘围剿’以后少见的。我们占领的山头,黄土全被翻了过来。我当时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刚跳下一个土坑子,突然身不由己地倒了下去,觉得裤脚里湿漉漉的,低头一看,血已经流到脚面上。这才发觉左腿受了伤。警卫员把我背到洼地里,这时看到四师的部队正继二师之后向前挺进。”
我们也不妨读一读,当年徐海东和程子华,发给彭毛关于敌情及七十五师击敌情况与援队部署的电报:

彭、毛:
(一)据俘虏称,敌杨效欧率两个旅昨来兑九峪,师部在羊泉曲,一个旅占领家山周围高地,一个旅在羊泉曲,现已占领兑九峪南端高地及羊泉曲、刘湾村高地。
(二)七十五师七时半开始攻击,现占领西沟井西北高地,曾经几次冲锋,因为地形不好多是深沟,及敌人火力猛烈,死伤六七十名,现无法进攻,与敌对峙中。
(三)援队一个营向兑九峪佯攻,进到兑九峪南端,高尚营进展一个连向兑九峪来击。一个营期来河沟村附近为预备队,其余在孟家庄北端高地。
(四)敌人相当顽强。
(五)一军团现在何处不详,但在黄文村方向枪炮甚烈。
从贺晋年、肖克的回忆与徐、程的电报来看,红军的伤亡数字肯定不小。兑九峪战斗阎军伤亡两个半团。红军呢?!
红军主力除在兑九峪战斗中受到重击外,在回师陕北之际,也遭到中央军关麟征二十五师和阎军杨橙源纵队的重击。仅林、聂的一军团在苏家萍战斗中,除阵亡二师参谋长钟学高外,被关麟征部俘虏的红军就有两个连,红军死亡的官兵,堆满了两窑洞。就是这两场战斗---兑九峪战斗和苏家萍战斗,被聂帅的回忆录,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红十五军团为何伤亡大呢?他们主要在晋中及其以北活动,在阎军统治中心地带,因此受到两个纵队的紧紧追击,经常打遭遇战。中学的历史教科书说,“军团骑兵前锋打到太原,阎惊恐万分。”我总也不明白,百十多人的骑兵,阎为何惊恐万分呢?后来看了这段回忆文章,敌人非常狡猾,骑兵打到太原附近,阎军根本没有理会,而是占领古交(古交,地名),抄了骑兵的后路。我们的骑兵队伍后来连马也不要了,换装才逃跑出来。这时我禁不住^_^大笑。

红军东征时,阎锡上的晋绥军有八万人,对外号称十万。针对红军东征,他曾说:“钢铁三晋,人过要留钱,鸟过要脱毛。”真实的历史也证明,他的话有道理。这也符合阎锡山及其三晋,在民国时期,作为政治大省、军事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实际地位。如果阎没有相当的实力,后来山西的抗战是很难想象的。红军东征,难为了我们共产党人,一方面说山西经济比较繁荣,人民比较富庶;另一方面又说,打倒卖国贼阎锡山,解救三晋人民于水火。还好,阎也不是什么卖国贼,他的王牌傅作义之三十五军,因绥远伪蒙和日军牵动而未南调,假如阎要坚决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指导,傅之三十五军南下,那么事情可是出大了。
红军东征,不是什么“打的红军满头是包满地找牙”,而是打的红军缺胳膊少腿。
阎之晋绥军从东征以来与红军交手,到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与徐向前部交手之前。吃大亏的次数是比较少的,最严重的一次也就是上党战役,这次战役,阎军的损失在于援军这一路伤的严重,以至于这路援军总指挥彭毓斌,无脸见阎锡山而自杀。执行“三路四城”计划时,聂贺所部吃了阎军比较大的亏,如攻打忻县和大同。陈赓“晋南三战役”打的不错,也是主要打胡宗南所部。陈赓汾孝战役和一打运城,也没有讨到阎军多少便宜。

回过头再谈,徐向前解放山西。
徐向前率兵解放山西之际,正值我军展开大反攻之时。此时的山西战场,从战略上看来,对徐向前是较为有利的,但山西战场的实际困难和战争强度,却是非常大、非常高,不亚于其它任何战场。敌人的飞机、大炮、毒气、坦克在这个战场上都出现。有的是其它战场少有,而在山西战场较多的,更艰苦的城市攻坚战。

徐向前率部由南向北展开的四大战役———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创造了共和国军史和战史上八项第一!可以说,场场战役是经典,场场战役美名传!

如果你留意这四大战役,你会发现每个战役,都至少创造了一个共和国军史战史上的第一。那个运城,要间断性的连续三打,才被攻克。这个创造了共和国军史上的一个第一;临汾战役,创造了共和国军史上最大的荣誉单位“临汾旅”;临汾战役,创造了共和国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坑道爆破战术攻克城市的范例;晋中战役,徐向前用六万之众一个月歼敌十万之师,是共和国战争史上,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之一;太原战役,是共和国战争史上,攻克的敌人设防最严密、阵地最坚固、难度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同时,也是共和国战争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军兵力少于敌军(我军不足10万 V 12万敌守军),而且火力也远远不如敌军,却敢于主动攻城且能够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场,徐向前率部毙、伤、俘三千日军(需要说明的是,日军第八总队、第九总队第十总队里,也有不少是中国人,但抗战时期日军里也有不少朝鲜人和台湾人);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场,击毙和俘虏日本军官级别最高。战犯元泉磐(抗战时期日军的旅团长),在晋中战役中被击毙,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战犯河本大作,太原战役结束时被俘虏。这两项也创造了共和国军史和战史上的两个第一。
这里需要特别阐述的有三项内容,一是,第三次打运城,其实我方打的也非常的吃力,战至最后,实际上双方都筋疲力尽,谁能坚持最后的五分钟,谁就能赢得胜利。恰恰徐的一个战术特点就有一个“坚持最后的5分钟”。二是,要简单说说,晋中战役时,驻留山西日军主力第10总队的覆灭。晋中战役时,第10总队一进战场,便如同泥牛入海,被广大的解放军包围在祁县、太谷、徐沟之间的三角地带,经过西范村、戴李青、南庄、小常村等战斗,日军驻留主力几乎尽数被歼。元泉磐、第1团团长小田切正南、第4团团长增田重之、第6团团长布川直平等重要将领战死,第3团团长住冈义一受伤被俘。只有今村方策、第2团团长相乐圭二等少数人侥幸逃脱,跑回太原。就连城野宏的爱将第10总队副官处处长长野贤也在太谷南庄被击毙。根据日军1948年12月统计,从6月20日至7月17日的晋中作战中,第10总队上蔚以上官佐损失161人,中蔚以下官佐损失372人,士兵损失1126人,官兵总计1658人。(驻留日军之九总队在太谷的伤亡不在统计之内)三是,要说说那个太原战役,也只有徐这样的人才敢干,手头就那么些军队,居然还敢攻打太原。那时的太原,无论政治、经济和军事和如今的太原有着太大的差别;那时的太原,除国民政府的首都外,在中国是继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之后的大城市。临海重镇天津,古都西安,因了民国时期的山西和阎锡山,而在太原面前暗然失色。什么战上海,战天津,人民军队攻坚城市的战争史上,好多的指标都在太原,虽然这个指标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我方伤亡4.5万人),但它却凝聚着一段共和国军队厚重的历史。

徐向前率部解放山西的历史意义在于:
彻底击垮了民国时期的模范省,抗战时期的模范战区山西,打击了阎锡山,打垮了国民党的反共模范堡垒———太原,从而在政治上对国名党及其政府形成震慑和打击。晋中战役后,民国也随着它的模范身和党国的元老落败,而江河日落,直到台湾。

“这才有傍晚开始继续攻击,经过的大半夜消灭该团事情发生。我个人认为杨得志这时的话是比较客观的。”
我也认同,据《陈赓传》记载:当时战斗进行的很激烈,先攻旅部和第三团,迫斯溃逃,然后我军连夜包围了四团。随后我军重新调整部署,命红三团坚守关上镇东山上的阵地。于2月24日发起总攻。

“兑九峪战斗是典型代表。”
《陈赓传》对兑九峪战斗的记载很短,只是说和杨得志巧妙用兵,先后取得消灭阎军两个团的大胜利。
《聂荣臻传》中说:红一军团在毙伤敌约两个团后撤退。

东征之役没有完成预期的目的。军史上评价此战时,也只说政治上的意义,对军事指挥则未做什么评价。

临汾战役,还攻下了历史上从未被攻克过的坚城。

 

从阎锡山其人及其晋绥军的战斗力看徐向前解放山西


还是从文化谈起吧!
民间这样说,脚踏陕西,踩的是秦砖汉瓦。那么脚踏山西呢?
脚踏山西,踩的是文化。更有人戏说,外地人一到山西,便诚惶诚恐起来,因为一落脚就踩着文化了。晋北是大同云冈石窟的五台山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晋中是晋商的太谷孔祥熙的平遥日升昌的榆次常家大院的代表财富和地位的金融贸易文化;晋南的文化又是什么呢?二里头的夏文化太玄妙太遥远;皇天后土的万荣后土祠,比北京的天坛,更加厚重,更有来历,更意味深长;晋南,还有那一声泪眼汪汪的“问我故乡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更是名播海内外。三晋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让人的缅想充满驰骋的理由!也许是为了旅游的定位,也许本就是这些地域的显著的文化特征。但我想,无论是晋北、晋中还是晋南,有一种文化是这片古老神奇的三晋大地,所共有的且是显著的文化特征,它就是军事文化。这三晋的军事文化,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的话题。扯远了收不拢,说深了道不明。军事人物,说说薛仁
贵的演义呢?还是说说杨家将的故事呢?军事古迹,说说“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随第一关”的“咽喉三晋,势控中原”的雁门关呢?还是说说“与天为党”的上党的鸟瞰中原的天井关呢?至于说影响,我想以广东为例谈谈.这个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典范身份和先头部队,即便是现在,在广大的广东农村,每年春节,家门口贴着的门神,要么是文臣魏征,武蔚迟公,要么是秦琼蔚迟公;即便是现在,做生意的广东人,十个就有三个供着关老爷的神位;也就是现在,驻港司令是王继堂少将(山西晋城人)。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南下军事干部中,晋人更是多如牛毛。华国锋同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更有意思的是,共和国广东省茂名市的一个沿海小县城电白县的第一任公安局长居然也是山西洪洞人。蔚迟公、关公、王继堂、公安局长均是晋人,由此可见,
三晋军事文化所延伸的边际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广泛、深远和持久。
近现代史,由于受三百多年的晋商遗风的浸润,三晋民风变的些许的柔弱,但五千多年积淀下的厚重的军事文化,所形成的雄健的强悍的三晋民风,依然在三晋子弟的血
液里一代又一代的奔流不息。南有傅作义,北有徐向前,这对军事强人,代表了三晋的一个时代,是三晋军事文化在那个时代的代言人。然而,哪个时代,这对军事强人的老师阎锡山,则更是三晋政治和军事强人的总代言人。只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阎锡山本人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这本该值得历史大书一笔的超重量级的人物和强大的军事集团,则被限制、萎缩、淡化、丑化。那么,究竟阎锡山此人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有人说他是军阀,也有人说他是封建的土皇帝,本人给他定义,归根到底,阎锡山是军阀的封建的忠实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徒。我的这个解释是没有贬义的,因阎锡山是一方诸侯,说他是军阀也没有不妥,说他是封建的,原因更简单,他是历史中人从历史中走来,没有错。作为留学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的“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他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所领导的晋绥军为推翻清政府,为抗击外蒙独立,为民族的抗战,为民族的独立、自由曾作出过重大贡献。1911年11月5日下午,阎锡山与吴禄贞在娘子关会晤,决策推翻清廷大计,决定组成燕晋联军,其时,他们就已有共识:“山西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堡垒,将来中国万一对外有事的话,海疆是靠不住的,山西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山西这个堡垒,要好好布置”1911年11月15日,袁世凯派曹锟和吴佩孚等率军攻打山西,阎锡山率领军队虽做了坚强抵抗,但还是被袁军打的大败。阎锡山只率领1000多人逃离山西,取道保德,率部攻入绥远,占领包头,才得以生存下来。1912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访问山西,在太原逗留两天三夜。孙中山这次访问山西,是民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大的内容和影响不讲,阎锡山与孙中山之间的三件“小事”要说。一、孙中山与阎锡山单独合影留念;二、孙中山手书“博爱”赠与阎锡山;三、孙中山私下里特别嘱咐阎锡山:“北方环境与南方不同,你要想尽一切办法,保留山西这一块根据地”。之后,阎锡山在山西无不受北洋军阀强大的势力胁迫,并欲图夺取之。此时,阎锡山采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视”方策。民国时期,对山西的国民教育,基层的政权建
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这些都是在孙中山访问山西的指导方针的实。与此同时,阎锡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财”的三大施政纲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阎锡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项建设,工业、农业、农田水利建设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兵工生产,成绩更为突出。有了这些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有了抵挡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武装进攻和北伐的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派20万大军攻打山西,费时8个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张大帅只能撤兵而回;北伐时期,阎锡山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作为主战场,,牵制了对方太多的兵力和精锐;抗战时期,山西造的枪跑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抗敌的国共两军,有力地抵抗了日本鬼子的进攻。
“太原会战”后,阎锡山驻于临汾。1938年12月13日,阎锡山曾说:“我们今天军事上的失败,是过去数十年政治腐败的结果。故,意中事。不必悲观,不必失望。只要我们从今天起,立定革命的意志,认清革命的途径,拿上革命的方法努力去干,前途胜利是我们的。同时,我国多年的腐化恶习,没有今天日本的大力扫除,新的革命力量怎能顺利成长?------我以为我们今后的军事,应当采取运动战、游击战。今天此处失败,明天彼方进攻。不屈不挠,在山西境内与敌人周旋——我愿与全体同志在山西做牺牲者,不愿在豫、陕做个流亡者。奋斗到底!”当日,南京失陷,阎锡山坚定地提出了“宁在山西牺牲,不到他乡流亡”的口号。在山西,他领导晋绥军,进行了持久的抗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此赢得了“模范战区”的称号。
这么一个民国时期的“模范省”当家人;这么一个抗战时期的“模范战区”的最高代表;这么一个曾经和泰戈尔一起探讨哲学、诗词的大师级人物;这么一个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至今还得不到国人的了解、理解和尊敬,更谈不上什么怀念。改革开放快要奔向三十年了,很多的媒体、网站对阎锡山有的只是挖苦和讽刺。一条窄轨铁路——同蒲铁路线的建设,还有人说三道是。阎锡山在建设同蒲铁路线的时候,当时全国有几根铁路?!南京中央政府口头说要给一些钱。画饼充饥的事情没猜错,铁路建设中建成后,都没见到中央的一分钱。阎锡山为建设这条窄轨铁路,费了吃奶的力气。钢轨购买,基本用的是废旧品,还是建了一段,不得不停下来。没钱啊!最后只能用军队轮流当建设工人,建成一段马上运营一段。算盘底下成长起来的阎锡山,建设同蒲线窄轨铁路,肯定自有他的想法,但聪明绝顶的阎锡山,难道不知道一条窄轨铁路,如何能挡住外来的入侵?!
现在来说说阎锡山的晋绥军事集团,这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在近现代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这个集团的战斗力如何,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粗线条的阐述:
一、 晋绥军事集团的编制和该集团的重要人物
晋绥军事集团,阎锡山是当然的领袖。他对这支部队的编制,很有个性和创造性。单独设立迫击炮团,手榴弹旅外加九个手榴弹营,仅此两项创,便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先河。这种编制在抵抗北洋军阀和日本鬼子的入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晋绥军的主要军事将领有商震、徐永昌、李服鹰、张荫悟、周玳、楚溪春、杨澄源、杨爱源、王靖国、傅作义、孙楚、李生达、陈长捷、郭宗汾等。这些人物大都出身保定系,这些人物也大都是阎锡山的“十三太保”,如李服鹰、张荫梧、楚溪春、李生达、傅作义等。这些将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傅作义。这位被阎锡山由太原陆军小学保荐到北京清河陆军学校的15岁的青少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即回山西,由少尉排长连升至少校团副的他,在讨冯玉祥国民军的战斗中,由于守天镇指挥有方,一年之内,傅作义由上校团长升到中将师长。这在晋军、晋绥军历史上是没有过的。晋绥军的战斗力就是以傅作义的三十五师及其后来发展为三十五军为典型代表。后来,另起炉灶的傅作义,更是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出尽风头。抗战时期的1940年,他指挥的五原会战,击毙日本水川中将、步兵联队长桥大佐、特务机关长原中佐和五原矿日本籍军事技术人员500人,击毙日军1100人,生俘日军大小指挥官50人;毙俘伪蒙军3000人。傅作义本人也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个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而他手下的几乎清一色的晋绥籍将领,诸如鲁英麟、董其武、郭景云、杨维垣、孙兰峰、安春山、朱大纯、刘春方、卫景林等抗战名将,也得到提拔重用。晋绥军史上,杨澄源之三十四军的战斗力也非常出色。守原平的那个姜玉贞旅即196旅,即属于该军编制。其它诸如商震、徐永昌、周玳、楚溪春、王靖国、陈长捷等,在抗战时期为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贡献,在近现代历史上,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抗战时期,寺内寿一大将、坂垣师团、东条英支部,都曾遇到这些晋绥军将领率部进行的顽强抵抗,吃了晋绥军的不少苦头。一支地方部队能有这样的表现和成就,这在近现代史上,恐怕只有桂系可以与之一比;一支地方部队能出这么多的人才,这在近现代史上恐怕没有一支地方部队可以与之相比,包括桂系。

二、阎锡山及其领导下的晋绥军的战斗力是过硬的
这一点,从国共两军的对决中可以看出一二。( 1 ) 兑九峪战役 东征是毛泽东、彭德怀亲自统帅下进行的,开始中央对解决阎锡山及其晋绥军是自信而满有把握的。这可从1936年3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红军东征总部驻地——孝义县大麦郊(今属交口县)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里看出。会议分析了红军东渡以来的形势,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第一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要坚决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会议

[1] [2] 下一页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资料录入:开心轻轻    责任编辑:开心轻轻 
  • 上一篇资料:
  • 下一篇资料: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