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海市蜃楼的西部影视――对西部影视创作的一点看法
作者:尕海流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3 1:03:19

海市蜃楼的西部影视

――对西部影视创作的一点看法

近年西部影视作品很多,但有影响力的作品却鲜有面世,究其原因,我看过份玩西部风情的冷酷、玩西部的“玄和险”、因景害意(!)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因素!

一说到西部片,似乎给人的印象就是赤地千里、就是沙暴、就是渴死、就是匪帮、就是猎奇、以至于正常人都是一身脸谱化的匪气!也许由于西部的苍凉广漠,给创作者脑海中留下太深的烙印,无形之中,大多影视作品也就打上了这种程式化标记。为了说明观点,杜撰一个最能想到的俗套场景:

A―― 驼铃声渐强,男主角甲在马背上打盹;风吹伏衰草、砂砾(逐渐加强)。配角小A骑马过来,对男主角甲大声道:老大,沙尘暴来了……。(镜头XXX):(声效:凄厉风声)砂砾划过画面,男主角甲用手作遮掩状:狗日的,快、快跑……

换一种角度:

B――驼铃声渐强,男主角甲在马背上摇晃,哼着花儿小曲:昨夜里(啊哈)尕妹子,(啊哈)的香饽饽……;(镜头XXX)烈日下静静的衰草,枯枝、雅丹土蚀柱在阳光下的阴影。

配角小A骑马过来,对男主角甲说:老大,闷热得狠呢,怕是有麻烦呢!你看那边。(镜头顺视线推向渐远的地平线黄色,再拉进……):男主角斜视配角小A,咬断、吐出含着的草梗:晓得啦,今晚咱们到不了石堡城,哼,等着沙子埋你狗日的吧……

杜撰上面二段俗套路的东东,一是想说B更符合沙尘暴到来前的实际状况(一些作品凭想象虚构情节,实在叫人哭笑不得)其次, B显然更多地使用景观来烘托一种气氛,达到景随人动,使景观这个大道具为刻画人物服务。在西部影视剧的创作中,流行着一种刻意的毛病,就是不渲染艰苦、不渲染冷酷、不渲染无情、不渲染与自然相联系的突发性事件,就唯恐没有了西部特色,从《沙漠里的红帆》、《西部警察》、《蘑菇云》等一系列作品中都有这个窠臼,其结果是弄成了人物为景观服务,人物沦为景观的陪衬,人物成为景观背景里的一个符号。而恰恰忘记了,影视故事里的西部,依然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性的冲突和勾勒,使人、景、情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也是基本的创作原则。我一直比较留意西部作品,大多不仅故事没记住,整体上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怪柳、沙子倒灌了一脑袋!殊不知,在这些作者手中,西部丰厚的文化沉淀,浓重的文化色彩已淡化在遥远的影子里了。

不久前看到一个奇怪的说法,竟然是把影视作品的娱乐性与思想性对立起来,为了坚持自己认可的所谓“主流思想性”,要以牺牲影视作品主要特征之一的娱乐性为代价。这个观点原本不值一论,遗憾的是,在西部很多影视作品中,目前“主流思想性”“教育意义”至上依然禁锢着一些创作者的思想。我不知道,这些朋友是否看见《红河谷》取得的巨大成功,它并没有因大众性娱乐性可视性而削弱爱国主义主题,相反,我们看到二者的和谐统一,难道不值得深思吗?的确,我们反对为了娱乐性而不顾思想层面的震撼力和感召力,但那些自诩有思想性的作品也该反思一下(不是说你没思想!),你的思想性体现在什么层面上,是人本思想的诠释,是真正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还是以虚伪的概念、特别是某些一时应景的宣传名词给自己贴个标签、在表达你所坚持的思想?!在左右你的创作路线?!往大点说,古人填词有个说法叫“依韵害意”,那么用固有观念(有些还是极左时代观念的翻版)和套路去创作作品,无疑是先画个圈,再往里添颜色的作法,生产出这样的斑驳离奇怪物如何叫人信服呢?!

仔细想想反映西部历史的《红河谷》、演绎西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可西里》,展现高原恶劣环境的好莱坞片《垂直极限》,更早的黄土地《红高粱》《肖尔布拉克》等,何以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没有对自然环境的刻意渲染,和准确把握环境道具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外,最重要的是剧本始终把人性关怀、人性诠释作为创作内核(!)来展开,可惜的是,很多朋友在西部剧本创作时,恰恰忘了这点,因而故事单薄、情节离奇突兀、叫人难以信服就不为怪了!如果忘了这一点,不如拍摄风光片或专题介绍片,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顺便谈谈西部影视题材的分类(个人不成熟考虑),如果以西部文化的多样性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藏文化题材、丝路多民族文化题材、黄土地题材、萨满文化题材,以及西部文化迁徙题材等;如以地域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大漠风沙题材、高山题材和大河题材等。无论何种题材,历史、现实所形成的文化沉淀的挖掘(或神秘或交融或厚重或古朴……),必然是西部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将故事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人群人性特点及个性基础上展开,大慨也是避免作品流俗、凭想象闭门造车,将可视性和审美价值高度统一起来的方法之一!

在此特别说明一点,上面议论,主要是针对目前西部大漠风沙题材而发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