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再读徐志摩的康桥
再读徐志摩的康桥
作者:雪中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29 12:06:29

  晴朗了几天的天空,今天不再灿烂,朦胧的天色,给春天涂上了灰色的调儿。还未露面的莺飞柳绿的春景,更加放慢了脚步。坐在这样的早晨,心却飞到了另一个天地。

《我所知道的康桥》一书读完了,心中涌动着想写点文字的冲动。看着书架上几本徐志摩的书,都是以前读过的,有徐志摩著的《高山氤氲》,有陆耀东著的《徐志摩评传》,有长城出版社出的《人间四月情》,还有谢冕主编的《徐志摩名作欣赏》。其中许多篇章,在这本书中都有收集,主要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再次翻开,读其序或评论,还是能引发我的思绪。尽管我的文笔不如那些评论家的十分之一,但是,作为一个爱好文学之人,对徐志摩并不陌生,而且,他还是我最喜爱的现代作家之一。读了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何言宏编徐志摩著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书,更加坚定了我的喜爱。

徐志摩是位诗人,他的诗《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都是我从年轻时就喜欢的诗。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徐志摩的作品接触的更多了。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浪漫诗人,还是一位和周作人、朱自清齐名的散文家。他的诗充满着轻快和甜蜜;他的散文优美、浓密。正如谢冕评价徐志摩的散文,“徐志摩散文的好处便是他的‘啰嗦’。一件平常的事,一个并不特别的经历,他可以铺排繁采到极致。他有一种能力,可以把别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写得奇艳诡异,在他人可能无话可说的地方,他却可以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并不觉其冗繁而取得曲径通幽奇岳揽胜之效。”这就是徐志摩的才能所在。

徐志摩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魂断泰山脚下。自他去世以来,人们对这位诗人的谈论一直没有停止。有赞颂的,有贬低的,有喜欢的,有八卦的,有文学家尖锐的批判,有著名人士的赞扬,众说纷纭,盖棺论定的言论,至今不息。然而,徐志摩作品的艺术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明显和长久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观,留给后人的是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的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一个作家,以这三个大字为宗旨,怎能写不出流芳百世的佳作呢?徐志摩的诗,正是对这种单纯的信仰即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徐志摩很早就出国去美英留学,继承了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文学观念,受世界著名作家如哈代、罗素、狄更生,泰戈尔等的影响,他的文学艺术价值,对读者认识那过去了的社会和历史上的人,了解作为诗人、散文家的徐志摩,无论从文学或历史的角度,都不无裨益。

徐志摩的这本《我所知道的康桥》一书,其中的文章,无论是“我的祖母之死”“迎上前去”“自剖”,还是“翡冷翠山居闲话”“丑西湖”“吸烟与文化”“再谈管孩子”以及“再论自杀”“我们病了怎么办”“诗人与诗”等,读完之后,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作者在谈论现今的社会,可作者已离开人世快一个世纪了。这些文字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呼吁,到现在还是困惑我们生活中的难题。社会似乎静止了,可抬头看周围,已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在中国要想彻底达到作者的单纯的信仰里的三个大字,爱、自由和美,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多少世纪呢?

诗人飞走了,正像他的散文《想飞》“天上那一点黑的已经迫近在我的头顶,形成一架鸟形的机器,忽的机沿一侧,一球光直往下注,嘣的一声炸响,——炸碎了我在飞行中的幻想,青天里平添了几堆破碎的浮云。”这是作者一九二六年写的。现在读来,令人心颤。这是老天冥冥之中的暗示,还是天堂太寂寞了,需要他去欢乐。“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总之,一声炸响,诗人真的飞了,再也没有回来。留给热爱他的人们的是记忆中的永存,留给他的妻子的是“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无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一生永念。

人无完人,不管文学史上对徐志摩怎样评价,我依然是他忠实的粉丝。他写作的真和美,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岁月,仍然是那么耀眼和珍贵。“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黄鹂》)他真的飞了,连同他的生命在天空中瞬间炸成了几堆破碎的浮云,留下的是春光,火焰,是热情,还有读者绵绵地怀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