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走向未知
作者:晨风依然 文章来源:转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27 21:31:24
     

    鲁迅《野草》中的过客永远走向未知,日将暮,他问老翁,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老翁答是坟,坟之后呢?不知道。但女孩说: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艺术创造不是追踪源头,而是探索未知。

    我曾经是,依然是过客。听老师的话,我临摹传统绘画,从未知到知之,一经知之,何苦重复古人的脚印。对西方未知,于是飘洋过海,探向西方,探索了几年,我所未知的其实别人早已知之,离去,回来探寻古今中外的未知,生命在未知中。

    六、七十年代开始走荒径,过独木桥,用油画工具表达心底对自家山河的恋情,那种洋人和古人均未在画面中显示过的情,我必须不择手段揭示自己的这份隐私。依据构思、意境和视觉美感,我在现场写生中组建画面,我称之谓边选矿边炼钢,竭力创造未知、未见过的作品。如此江湖生涯三十余年,陶醉在大自然中。其实,返国之初,我是想创作撼人的社会意义重大的悲剧色彩作品的,此路不通,逼上梁山转向风景。不久前我追忆当年曾构思而终未能分娩的作品,为此写了篇散文《死胎》,胎死腹中的母亲永远感到难言的沉重。

    当油画工具不能表达所思时,又求助于水墨,油画是我水墨画的基石,水墨是我油画的脉络,她们伴我终生,是我艺术整体的正、反面,或两个侧面。同样,色彩与黑白永远在我画面中相搏,相亲,经常此起彼伏,紧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今天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有距离,今天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距离更遥远。明天的中国人与明天的外国人距离将大大缩短,明天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距离更为遥远。在中、西之间,在古、今之间,我感到两面受敌,总须横站,横站生涯五十余年矣。传统这条长河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达·芬奇到马蒂斯,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今天的西方现代艺术,早已是世界艺术的混血儿。

    博物馆的珍品是宝,文物是宝。我们尽力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但无法保存整个村镇,无法在古村镇中复活古人。为了保存古村镇作旅游点,村中居民结婚建了新房被强迫拆除,要求居民仿效古人生活,行吗?今人作画笔下追随古人之风不知将延续到哪个世纪。绝大部分的祖坟必将刨平,让位给新品种的庄稼。

    以上是我之所思,这思只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这探索永无终结,真是永无归宿的过客。走过的里程留下了脚印,今展出脚印,展出自六十年代至今的脚印,展出了一个人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是否可测出未知,可贵的应在未知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